学术沙龙
88805tccn新蒲京 百川学术·青年论坛第一期 活动报道
2023年04月17日    作者:     发布 :

412日下午,文德楼S519报告厅迎来了海洋院百川学术·青年论坛第1期,研究生何蔚邦同学和陈彦颖同学进行了学术汇报,丘仲锋老师、王晓春老师和陈莹莹老师作为点评导师出席了活动,十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期论坛,论坛主持人为倪金阳同学。

首先,何蔚邦作了题为《热带太平洋中柳井型和罗斯贝型热带不稳定波的生成和耦合机制》报告。从热带不稳定波(TIWs)介绍切入,解释了TIWs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,详细介绍了多尺度子空间变换(MWT)的主要特征,以及按频率分离子空间的尺度分离方法,最后得出结论:热带太平洋表层的Yanai型和Rossby型热带不稳定波分别由水平和垂直压强做功生成,次表层的Yanai型和Rossby型热带不稳定波分别由正压和斜压不稳定过程生成。其中,Yanai型热带不稳定波与Rossby型热带不稳定波通过水平压强做功相耦合,热带不稳定波的表层和次表层通过垂直压强做功相耦合。

来自何蔚邦同学报告分享

其次,陈彦颖进行了题为《MJO引起的台风对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环流-对流不一致的影响》报告。南海夏季风爆发预示着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全面开始,是我国次季节至季节S2S气候预测的重点。冬季ENSO信号被视为是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因子,然而最近十年,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推迟,利用冬季ENSO预测春季南海夏季风爆发屡屡失败。全球变暖背景下,冷舌型La Niña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西北印度洋对流的增强,增大了南海夏季风爆发预测的不确定性。受热带季节内振荡(MJO)触发的台风影响,2021年的南海夏季风爆发呈现出环流与对流不一致的转变特征,其在模式中的可预报性直接受制于初始场中的MJO信号。该研究阐明了在全球变暖下,印度-西太平洋海温增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可预报性的影响机理,指出了南海夏季风爆发S2S预测的可能途径。

来自陈彦颖同学报告分享

报告后的交流环节,丘仲锋老师认为,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定义要科学且准确,数据介绍应当更详细;王晓春老师认为,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进行更有深度的探讨;陈莹莹老师认为,报告可以结合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。同学们提问也都得到两位报告人的耐心解答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
师生问答

论坛最后,主持人进行了总结,本次活动是海洋学院百川学术青年论坛的第一期,何蔚邦和陈彦颖分别就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,两位同学条理清晰、内容详实的报告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赞许,也引发了与会同学的积极讨论。本期论坛报告的方向为海洋气象,后续还将组织海洋遥感、海洋生物、海洋地质、物理海洋等方向的学术汇报。

同学提问



活动海报


论坛介绍:为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,提升学术影响力,海科院在丘仲锋副院长等院领导的推动下,打造了“百川学术”这一开放、自由、兼容并包的学术交流平台,青年论坛属于”百川学术“的重要版块。青年论坛主要针对研究生,以增进师生交流、提升学术氛围为初衷,旨在打造一个讲述科研故事、分享成长经历的学术分享论坛,将从学术报告交流、师生对话沙龙、学术经验分享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。百川学术青年论坛的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具体组织,是我院研究生充分展示自我和成果交流分享的平台,报告人可以获得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,拓展思路,改进研究;与会同学也可以学会有效地听取学术报告、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、进行提问和交流,将对研究生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、如何做好学术报告和论文答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同时,论坛也为我院同学们提供一个敞开心扉、展示自我、分享与学术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、结交挚友的交流平台。

报告人介绍:

何蔚邦:2020级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热带不稳定波动力学,导师为梁湘三和梁楚进教授,已发表论文4篇(SCI 3篇,中文核心1篇)。

陈彦颖:2021级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,导师为毛龙江教授,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校一等奖学金与校三好研究生。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大气科学进展AAS》上公开发表论文一篇。




文字、海报:倪金阳

图片:郑国华、包云飞

审核:丘仲锋

2023/04/12


上一条:学院成功举办第五期“百川学术”活动

下一条:2020年海洋院“海洋科技主题沙龙”第五期活动通知

88805tccn新蒲京
版权所有 © 2023  88805tccn新蒲京(官方认证)-Best App Store  NUIST备80019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:210044 网址:www.shjinlan.com
请使用Chrome或IE9以上浏览器 
Baidu
sogou